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坛巨匠:张改琴

2017-06-30 15:38 来源:本站

张改琴,甘肃庆阳人,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名誉主席、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理事长。获“甘肃敦煌文艺奖”、“甘肃敦煌文艺奖·突出贡献奖”“甘肃省优秀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曾任: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驻会)、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科教文体卫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书协主席。

读张改琴的书画

叶鹏飞

记得我于2001年11月到兰州,参加由甘肃省书协、兰州市书协在甘肃省 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我与朱培尔、葛鸿桢三人的书法展的开幕式上认识张改琴的, 当时她作为主办方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尤其难忘的是当时天气较冷,她亲自 撰稿讲了十多分钟,让我深受感动,她的真诚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相隔四年, 又因甘肃省书协之邀,到兰州参加七人联展,再次见到她,她赠送我一本她与 女儿左文辉合出的一本台历,女儿作画她作书,让我第二次看到了她十多幅书法作品,给我印象是,她是一位当代不可多得的女书家。第三次见到张改琴 是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岳安杯”国际书法论坛上,那天举行百米长卷笔 会,我看到了她从容自如地挥洒,笔墨随其心性流淌,使我更由衷的敬佩。然 而,今年春节间,读到了她寄赠的两本大型作品集,一是书法、一是中国画, 更使我惊叹,原来她还是画坛高手!作为甘肃省书协主席的她,居然还进行国画创作。尤其是刘大为、肖云儒、文怀沙、.傅爱国分别撰文肯定了的艺术成就,给于极高评价,让我更感到她是当今名符其实的书画兼擅的艺术家,而且是稀若星凤的巾帼书画家。

读张改琴的中国画,觉得她首先表现的是她对家乡山水的感情。

一个成功的画家,总是离不开养育她的地方,总是喜欢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家乡的景物,而不是其他。因为只有对表现对象了解透了、熟悉透了,才能真正地表现好。张改琴的山水,表现的是养育她的古老的陇塬,在她的笔下,陇上山山水水在深厚古朴中充满生机,这种生机来源于她对陇塬的感受,表现的是陇塬人的一种生命渴望,写出了陇塬人的苏醒、勤劳。画面上包孕千里的大块山水中,点缀着窑洞、庭院,栖息在这里的人们在放牧、犁地、晒谷、打场,这种耕作、收获的细景与山川的雄浑、云彩的悠游、涧水的流淌互为表里,充满着生机,凸显出山因人而鲜活,人因山而毓秀。可以说,张改琴的山水立意是依托人与山的关系、是对家山的眷恋,证明了山为人文之源,而人文又为作品之源,这正是她作品独有的生活气息和情感特征。

读张改琴的中国画,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她表现自己的心性流露,展示和抒发了内心的动意和对中国画的独特体验。

张改琴有着札实的绘画功底,她在中央美院学习时,人物、花鸟、山水无不体味,古代、现代名作无不研摹,练就了娴熟、过硬的笔墨线条功夫和造型能力。绘画必须坐实于形,这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仅有此,绘画又只能处于“技”的层面,而无法进乎道。因此,画家必须以”洗心养性的方法,将中国 传统文化与山峦树石相溶化,将画中山水与自然山水作等量齐观,让手中的笔墨、流走的线条,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画面,这表现、沟通过程就是画家心性修养的过程。由于张改琴的山水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真情,在她的画面中,表述 的正是她对家乡山水所蕴藉的真情。将眼中之山,转换为心中之山,运之为笔下之山。然而创作过程又决定了笔墨形态上是不可重复的,在特性上是不可逆转的,这不可逆转性正是创作过程时间性的必然产物,即以物化的形式来展示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表现对当时事物的感知。所以,张改琴的中国画正有着这种精神产品的本质特征,山在她胸中,情在她心中。在她的画中,既有西北山水粗狂浑厚的特色,更蕴含着男人们所没有的细腻、多思和依恋。这种细腻、 多思和依恋,又带给她画风的静远和沉郁,在充满诗境般的恬静中,多了一份 远思。她的中国画说明了艺术不在生活以外,也并非生活本身,艺术必须表达 画家的心境、性格和思维与想象,这正是张改琴中国画的魅力。

在张改琴的书法集中,真、草、隶、篆四体俱全,但最多的也是最有特色的是她的行草书。

读张改琴的书法,觉得她注重线条的内劲和灵动,将速进、迟涩、曲直、方圆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有着丰富变化的笔法。在结体上,她化北碑楷书于行草之中,追求古拙和生趣,形成耐人寻味的风韵和形态。尤其是她作品的布白上最具特色:当今写碑式行书者众多,但大多数人皆以茂密雄厚和古拙生稚 的风格出现,体现在布白上是字与字、行与行相当紧凑,使作品的空间节奏加强,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干扰力增多。但张改琴的过人处在于她将碑式行书以疏朗、清雅的格局来布白,使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产生距离感,计白当黑,更加注重韵的生动,让作品在浑厚、古朴中多了许多清雅气息。还有一点 是她的书法风韵又与她的画风相互辉映,协调统一,这些都是她的与众不同处。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法更是一种智慧、人格力量的展示。张改琴的书法,更多的是蕴含着她的情怀和抱负, 她将书画艺术与书法事业视作生命,书法正凸显了她的意志和内心。她主持甘肃省书协以来,为推动甘肃书法事业做了许多工作:创办《甘肃书法》、设立奖励基金、主持评审甘肃书法专业奖——“张芝奖”、策划承办了多次国家级书法展和邀请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举办了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使甘肃书坛的地位日益提高甘肃书法的创作、研究成果叠出。工作的出色和艺术创作的出色,也是她不断吐纳和进取的力量。可以说,她对书法事业的执着、投入和她爽直、能干的性格、乐于助人的精神、游艺于翰墨的意志,养成了她书法的高境,她的作品正是她人格精神的体现。

大师凋零与当代书法预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改琴访谈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在张改琴先生寓所,笔者就当代书法一些问题进行了访谈。

一、当代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杨清汀:张主席,当下文化界有个共识,即精神矮化,大师凋零。假若未来人们冷峻地叩问:何以如此?当代人恐怕唯有愧怍。文化学者卞毓方先生有个“寻找大师”的课题,力图对此有所解释。在他寂寞的寻找之旅中,实际上碰到的也就是季羡林、饶宗颐、南怀瑾这么几个,至于是不是大师,尚不好说。因为大师最好以后人定论为妥。卞先生实则以此为引子,旨在反思当下文化现象。他采访了许多科教文化界名家,各自就大师问题进行了阐述。现在委托我采访书法界人士,您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又是当代书坛的代表人物,想请您就此谈谈。

张改琴:大师是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化尺度,是高标,可遇而不可求,在文化转型期,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能急。就纵向来说,比如新时期建国才60来年,和近300年的唐朝相较,算是一种新文化的生发期。唐朝大家熟悉的,不过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宋朝有苏、黄、米、蔡四家,元朝有赵孟頫,明、清有董其昌、王铎、何绍基等,每朝每代,也就是那么数得上的几个。这些大师级人物,诸体兼擅者虽不多,但都有自己最突出的一两种经典书体。所以,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地看,如果想要有见贤思齐的勇气,目前还要补许多功课。从现在起,要本着文化良知和历史责任,应该呼唤、促进、补缺、积累,倡导一种精神,为将来产生大师提供良好的土壤。大师是目标,目前方向的意义大于成果的意义。

杨清汀:历史是残酷无情的,确实只有为数不多的才能让人记住。尤其,传统断裂,背景转换,当代文化语境又使传统艺术大为逼仄,确实让数千年的书法无所适从。书法的古典性,在信息化社会中需要现代性的审视。

张改琴:是的,时代和历史总存在错位,这是规律。传统难以为继,今昔背景差异,以传统理念和标准要求书法,当代书法家的问题自然纷至沓来,应该表示理解。如何在文化新秩序中构建当代书法的审美体系,这是一个持久而有意义的课题。

从1840年到1949年,100来年战乱频繁,国力衰微,强国是每个人的愿望。所以又从时代的横截面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主要提倡科技和经济。特别是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安全保障,是首要的,必须在国际上体现综合国力的抗衡力,这是国之大事。经济虽然也很重视,但消磨了许多精力,主要是想解决物质问题,走了许多弯路,改革开放之后,才走上正轨。在文化上,国家尽管花了很大精力,但政治运动太多,同样耗费了许多精力,比如文革,对传统文化是扫荡性的,确实是错了,让人很痛心,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才得以逐渐恢复。直到去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并且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这是文化的福音。至于书法,真正当做一种事业,也就是30来年的时间。传统元气既要恢复,多元思潮又汹涌澎湃,书法面临着新一轮的时代抉择。故此,首要问题是稳住阵脚,然后才能谈得上涵养大师的问题。充足的时间和必要的阳光,是非常重要的。

杨清汀:清末民国间,文化界出了一批学贯中西的人物,相当一些堪称大师级。就拿书法来说,一百多年来,康有为、于右任、沈尹默等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大师。

张改琴:是啊,不仅这些人,就是沙孟海、林散之这些前辈,活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也应是大师级的,不过他们的底子仍然是民国时的。现在关键是,目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能做什么,做到何种程度,不要让这一段留下遗憾。

杨清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文化确实是积淀下来的。不过,我想起王国维有句话,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那么,套用一下,一时代有一时代的书法。百余年来,确实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师。在一个时代,大师是龙驹汗马,灵凤玉麒,应该宁缺毋滥。可不可以这样说,现在好些人,急于想成大师,的确降低了大师的高度。

张改琴:有这种情况。这是社会浮躁,文化泛化的表现,是世俗功利化的反映。书法在当代也就是三十年,老一辈远去,我们现在多做一些事情,或许若干年后,会磨练出这个时代段的大师,应客观看待这个问题。美国面积和我们差不多,稍小一些,如同一个家庭,一边是十多口人,一边是两口人,生活差别可想而知。我们这些年是发展了,但城市膨胀太快,教育、服务、医保、卫生等不配套,浮风蔓延,人心躁动。政治经济折射出文化心态,在社会整体推进中,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艺术家来说,靠的是学养和耐力,一朝一夕不可能,沉心静气是关键,只要努力,即便成不了大师,也不会落得太远。这也就是我们不能急的地方。

另外还有历史背景的因素。科举制度把书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成为选拔官吏的条件,一开始学习工具是毛笔,写字是必修课,现在所有的都不用毛笔写字,国家只是一个协会,民间组织。再从发展条件来看,过去日常用,有时间保证;现在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书法面对的生存环境,是自由发展,实用性没有,只是艺术性,对书法没什么要求。历史上形成制度,为了功名,整个学养都养到书法那里;现在好些人退休了才有自由时间学习,一些搞专业的,也是技术性的东西多。世殊事异,发展机制不同;今昔对比,在发展轨迹上有天壤之别。

一切大师都是文化的产物,书法艺术亦然。文化形成强势,大师必然瓜熟蒂落。

二、发展现状和预测

杨清汀:当代文化以今纳古,以中汇西,在磨合中矛盾重重,多元碰撞,形态各异,仍处于现在进行时中,转型期焦虑症困扰着人们。当代三十年的书法,在这种背景中有得有失。现在,想听听您对前景的看法和预测。

张改琴:现在往大师路上努力的人非常少。大家想要的太多,关注的太多,不成熟的主张太多,被现实奴役,过于物质,忽视精神,心无恒念,静不下来。在书法圈中,功成名就感太强,容易产生惰性。

但是,总体来看,你刚才提到将来的发展前景,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有这么几个特征:一是现在创作环境的宽松,历朝历代都没法比。书法家生活条件和创作条件普遍好,如书写用具,史料碑帖,家庭条件等。历史上书法家有生存压力,现在生活好,创作环境是历史上最宽松、最自由、最和谐的时候。二是目前书法群体比历史上大得多。过去一个村里能有几个人念起书?现在人口多群体大了,再加上老干部,爱好者也很多。国家提供的条件也优越,咱们文联、书协这一块做得好,各种活动、展览、项目比较多。三是各种展览对书法促进大。各级书协方式多样,一个群众性组织能做到这样,非常不易。

另外,从提高方面看,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和现在的水平,认真看作品,差别太大。一届投稿三五千件,十届上海、广西两地五万多件,量和质都有很大提高。中国书法的发展还是有成绩的,同时促进了广泛参与。我自己认为发展是比较健康的。这当然与评选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制度化、程序化有关。虽然大家有不满意,如同考大学,取消高考,恐怕暂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替代办法,书法评选也是这样,评出来的作品大家还是能普遍接受。

再一个是社会参与面广。如北兰亭、南兰亭组织的活动,各研究院、书法院的活动,青年展、提名展,也都从不同侧面,利用各种奖励机制,多种手段促进。还有官方五大书法媒体的介入,网络的发展,各种传媒的助阵,快速直接,覆盖面大;至于民间的宣传和组织就更多了,不管是谋生还是赚钱,都客观上起了作用。以上各层面的促进,提高了书法的社会认可度。

杨清汀: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东西都有个轮回更替的过程,下一步书法恐怕变得太过,能不能良性轮回,我还是有担忧。

张改琴:好些东西已经在替换着,如服装,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代替了。宋代替了唐,元代替了宋,后世各不一样,但仍然是衣服。汉文化传到周边,人家有韩服、和服,我们现在主要是西装,把民族的没有了,咱们没有特色。我期望看到一种民族和传统结合的服装。比如说网络把书法代替,将来也许有可能,但还得要人去写,并且仍然是书法。书法有很强的民族文化性,现在是如何继承传统,体现时代特色的问题。许多我们没有的都发展得很好,书法自然更看好。我喜欢与人为善,总从好处想,没有什么纠结的。

杨清汀:对,应该保持乐观心态。都想开了,反倒少了负担,说不定会激发出创造潜能。跳出书法看书法,思路上更宽一些,也是生活和艺术的需要。作为文化血脉,不是书法需要人,而是人需要书法。

张改琴:事实上发展势头是比较好的,好多人在传承,人们喜欢用它美化生活,托情寄性。随着国力的提升,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书法虽没多少实用性,但可以成为欣赏的艺术。如国画并没有太强的实用性,却一直传承着,因为人们精神上需要。所以书法和国画一样可以成为欣赏的艺术,精神层面的东西,反倒能长久兴盛。另外,还可以从文学、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的比较中看,书法自有其不灭的独特魅力。

尤其,传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所有的古都可以出新,就在于新的是否合乎艺术规律。在这个时代的节点上,因人、因时、因地以及因接受观念的不同,书法已经在创作增损中出现了和前人不同的面貌、神气。目前,因媒体等方面助势,快捷跟风趋同化现象突出,发展到一定阶段回归理性,自我创作意识加强后,所谓“合久必分”,书法必然出现多元、多态的流派风格,各奔前程,异彩纷呈,同时必然纳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艺术是写心的,人心各不一样。一个健康开放的社会,能容纳和促进各种艺术成熟与发展。

三、当代妇女书法的喜和忧

杨清汀:新时期,文学上早对女性创作有较多关注,而书法上很少。谈当代书法不能忽视妇女书法这一块,您作为中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想听听这方面的意见。

张改琴:中国书协设有妇女书法专项展,届展到第五届了,又成立了工作委员会,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目前队伍很小,中书协妇女会员才591人,可怜不可怜?分布到各地就非常少了。再是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今年很有体会。四至五届隔了七年,主要是没人承办,张海主席和赵长青书记推荐到深圳,还没有完全落实。虽各省都有女书协,但实际支持力度不大。好些人认为妇女写得好的少,作品没人要,收藏价值不高,积极性不大。

杨清汀:最近一期《中国书法》上,是周慧珺和您,还有韦斯琴三个人的专辑,林岫和孙晓云也都是学养丰厚的书家,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老一辈的萧娴、游寿都了不起,还是大学问家。

张改琴:还有周昭怡,也非常厉害。

杨清汀:对,原来的湖南省书协主席,写颜真卿和何绍基的,去世了,老太太学问也很好。

张改琴:人数少的原因,主要是女性社会角色关系,职业特点,要坚持下来,持之以恒比较难。有人问我,天资和功夫哪方面重要?我说,刚起步到中间,勤奋占多数,否则就没保证,也就不能发现天资。妇女天资最重要。到最后,自己和自己比,阶段性比,没有悟性再努力也不行。勤和悟分阶段,勤是悟的保证,悟是勤的体现,要建立在全面涵养的基础上。从后一段说,天资占主要的,特别是最后要有阶段性目标。再是道德品行,还有社会附加值等。人生是一种坚持,女性很难坚持下来。男人能坚持的女人很难,男人整齐一些,女人整天琐碎。家庭没有女人是不行的,否则就乱了套,因此把女人训练得更为柔和、包容、细心。所以女人的家庭角色很重要,但在社会角色上就不那么突出了。延伸到书法的发展上,圈子受限制,能做出一定成绩的很艰辛。

杨清汀:女人书法像女人,我对这种标签式的说法,认为很庸俗。

张改琴:社会对妇女书法的要求确实有不同。一个说法是女人书法如何像女人,如何不像女人,说你应该不应该的原因是什么,没人细想。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学的王羲之、颜真卿这些人,怎么可能都叫女人像女人?书法上哪能分这个男,这个女?世俗社会对女的要求太多。还有个说法,说女性书家是故意学男人的。实际上她们本身就是学男人的,这是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用性别观念作为评判标准对号入座,对女性非常不公平。

再是历史文化传承上,似乎都是男人的天地。卫夫人的家族、管道升与赵孟頫夫妇,家庭教育和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多少年形成的习惯,女人安身立命具有天生依附性,在悦人的成分上多,独立自主上少。传统观念中,社会对女性的生理要求也有局限。

杨清汀:是的,简单的机械论者,永远走不进艺术。社会由男女组成,艺术由自身元素组成,是不同的概念。你看到的是书法,而不应该是男人和女人。所以,对妇女书法这一块缺少挖掘,当代书法是不完整,有缺陷的。

张改琴:历史上书法独立的学科没有形成,人们主要凭兴趣,凭家庭教育。日本妇女学书法的比较多,主要是没有工作,在家里。中国妇女的地位全世界排第九位,带来的好处是地位提高,带来的坏处是劳动强度大。男的可以不管家,女的不行。所有女人不可能脱离家务。不见得社会地位高了,家庭就有地位。社会整体对女人的看法还是有相当偏见。一个在艺术上有追求的妇女,和男性相比,需要承担双重,甚至多重责任。

杨清汀:今天耽误您一上午时间,非常感谢。

张改琴:不客气,是一些参考性意见,不见得对,有一些问题今后还可以慢慢讨论。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