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非媒体采访团走进红旗渠

2017-11-30 16:10 来源:本站

2017年11月28日,来自中国和非洲的40多家媒体,50多人的采访团走进中国河南林州参观采访。

林州,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林州市的发展历程,以20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80年代外出发展建筑业、9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和市属工业、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建设为标志,经历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个阶段,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林州的“创业四部曲”。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如今的林州人民正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林州幸福家园建设新篇章。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

初冬的林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采访团一行早早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纪念馆是2014年扩建后的新馆,馆中通过纪念厅、碑林、浮雕牌坊展示出的工程模型、红旗渠修建场景、英雄事迹,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则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剧解说人员介绍,林州当年极度缺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林州人民决定到外地“借水”,于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后来这一工程被人们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前后历时近十年,据说,削山头、架渡槽、凿隧洞,红旗渠建筑物的土石可以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贯穿中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其工程量之巨,可想而知。红旗渠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而且孕育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如今,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林州人民可贵的精神财富,被视为林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魂。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参观过程中,大家兴致勃勃地听取了讲解员的解说,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留念。

从纪念馆出来,采访团一行直奔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因当年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当年险要的水利工程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访团聆听了青年洞的故事,留下了集体的合影,合影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新时代,红旗渠的功能悄然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旗渠精神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日益凸显,形成了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和绿色生态游“一红一绿一蓝”的交相辉映的旅游品牌。

建设“富美林州”

上午十一点左右,采访团一行来到皇后村。皇后村四面环山,是一处僻静的盆地式小村落。据说村里历史上曾出过一个皇后,因而得名。村里放眼望去都是石头,石街、石房、石砖、石瓦、石盆、石槽、石桌、石碾……还有杂草丛生的房顶,这里很好地保留了原生态之美。

这种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景观深深吸引了中外媒体记者,大家纷纷向村里的小巷中走去,闪光灯闪个不停。当地村民很欢迎记者们的到来,握手,合影,大家的脸上都挂着热情的笑容。

不过,一路参观采访下来,许多记者都注意到村里住的人不多,而且几乎都是老人,许多人家的大门都紧闭着,有些锁已经锈迹斑斑。据当地人说,村里以前太穷,条件稍微好点的都搬到村外了,年轻的人基本进城务工了。

贫穷,一度成为皇后村村民心头沉重的枷锁。不过,近几年一位企业家的到来,这个村子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近年国家的扶贫战略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扶贫转变,而精准扶贫就要求找准贫困村、贫困户的具体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林州这些年在积极探索精准扶贫,同时,在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这些都给皇后村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机会和希望。

让这一希望逐渐成为现实的,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中乔大三农实业集团董事长乔书领,他也确实有意为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研究,他决定在这里打造一个红旗渠国家农业公园,一个集古村落保护、建筑观赏、文化体验、花海景观、农业休闲、健康避暑胜地、养老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主题公园。

“这项绿色生态乡村旅游项目将会解决周边村的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届时村里闲置的古村落房子也可用来出租,为村民带来另一项收入。”乔书领说。

乔书领还为皇后村带来了富硒产业,利用公司专利农业技术,在当地种植富硒作物。中桥大三农在皇后村和牛岭山村流转了土地1800亩,荒山30平方公里。仅这一项就可为当地农民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

采访团到皇后村采访时,一些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规划中的公园设施。富硒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将皇后村带入新时代。

构筑“幸福家园”

新时代,林州除了积极推进“富美林州”建设,还在同步推进“幸福家园”建设。显然,幸福绝不仅仅依靠物质的富足,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样不可或缺。

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水彩画村。村民知道采访团要来,敲锣打鼓早早地来到村口迎接。几个非洲的记者被村民的热情和气氛感染,和村民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2017年4月,企业家乔书领捐赠一万元为当地村民购买了水彩笔和纸,鼓励大家业余时间画画,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每月进行一次水彩画评选,设立奖项和奖金,由乔书领赞助。据村民们说,乔书领每月都会到村里收购村民创作的水彩画作品,最低一幅10元,最高的300元,5月到7月,共收购了3100余幅作品。如今的白家庄小到几岁的娃娃,大到八旬老人,田间劳作之余,都会聚到一起画画,村里充满了艺术气息。

记者们在村里的水彩画展览馆中看到了部分村民自己绘制的画作,虽然技巧大多谈不上娴熟,但明丽的色彩和积极向上的主题,传递出满满的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水彩画在村里的流行,让白家庄变得更幸福了!

而乔书领之所以愿意这么做,还因为他认定了“扶贫必先扶志”,要扶贫,先得激发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志向和信心,支持村民的水彩画创作可以潜移默化地产生这种积极影响。

傍晚时分,采访团来到当天采访的最后一站:中乔大三农实业集团在林州的总部基地。据了解,乔书领将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富硒产业园、物流中心。乔书领获得过“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众多荣誉,但他始终以一个草根企业家自居,被誉为红旗渠精神传承人的他,自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作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之一,有义务带着大家一起致富。他愿意一往无前,同大家一道书写太行经济圈新的壮丽篇章。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