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当代女画家李国英绘画艺术
2018-03-22 15:57 来源:本站
李国英艺术简介
女,笔名李烨、李颖,1960年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国画家赫保真先生的再传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岛分会会员,中华当代艺术研究会秘书长。
画家自幼酷爱绘画艺术,1985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研修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擅长中国画人物,花卉。绘画初期以中国传统国工笔画为主,临摹研学赫保真、唐寅、张大千、任率英、王叔晖、刘凌沧等前辈的工笔人物画;又大胆吸收西方绘画中油画、水粉、水彩的技法,作品注重色彩、构图饱满、意境柔美。画家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创作方法,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人生理想自然的融入绘画作品中,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国英的绘画作品中透射着中国文人画的气息,创作过程中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借绘画抒情达意,将平凡的现实生活升华为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作品。
在雅昌艺术网李国英个人官方网站中,较系统的报道了画家的艺术资讯,艺术精品展示、艺术活动展示。
已入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当代中国国画艺术名家集》、红旗出版社《新中国美术家大典》、文联出版社《艺术家风采》、《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会刊》《第十四集(2011)西湖艺术博览会会刊》、《第五届东莞艺术博览会会刊》。
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大连、苏州、济南、东莞、等三十几个城市展出,在今年三月份,参加了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深受国际、国内收藏家的喜欢并收藏。
中国画漫谈
李烨
“民族的即世界的”,这是伟大的艺术家的一句名言,他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世界是什么,我们这个世界是由无数个国家,无数个民族组成,没有这多元化的个体怎能构成这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俗文化,若大的地球空间,数亿个不同的大脑,由于国家的地域不同,每个民族的文化不同,人们的信仰的不同,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形成的世界观不同,才有了这缤纷的世界,灿烂的文化。
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工作者,都是一个生命的主体,在自己从事的艺术创作中,应该将自己的情感,思想,文化,信仰,理念溶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特征,又有思想内涵,并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讴歌生命的美丽,激励积极向上的事物,借物抒怀,以物寄情。
中国当代的国画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接受的教育,既有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继承传了民族的绘画精髓,又汲取了一些西方绘画的技法,艺术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值得借鉴。
今天我要讲的第一个话题:
关于中国画的本土文化,民族精神问题,也就是怎样继承民族文化,怎样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艺术的根源在东方”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哲学,教育,科学,文化、医药、手工制造业、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在文化方面,中国的神话传说,诗歌,辞赋,诗词,戏剧,小说,正论文章,书法,绘画,已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文化体系,令世界瞩目。
伫立在老祖宗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面前,感叹前人的才思聪颖,握着手中的画笔,不懂得该如何继承祖先的艺术精髓,只是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本末倒置,只追求技法上的新奇,丢掉了内容的感染力,画些没有了思想没有情感的作品,就是把艺术创作变成表演技能的形式,这是非常可悲的。
达芬奇曾经说过:“没有思想参与的绘画作品就不是真正的艺术品”巴尔扎克说“天才的作品都是蘸着眼泪创作的”尼采说过:“在人生的泪水中升起的彩虹最绚丽”作为一个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之血的当代艺术家,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吸收,借鉴,就没有思想的高度,文化的深度,没有民族精神之魂,其绘画作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只能成为形式空壳的浅薄之作。
什么是中国画的民族精神,什么是中国画的民族文化呢?
中国画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绘画作品的思想内容上
(1)绘画题材上英雄主义的讴歌
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的理想主义色
彩嫦蛾奔月,天女散花,麻古献寿,等等,这些题材都是表现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既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
(3)绘画内容的民族传统理念:比如中国人崇尚借物寄情,花卉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松鹤长寿延年,富贵牡丹,梅花的傲霜雪,菊花的高雅,兰花的清廉,人物画中的钟馗表示对邪恶的规避。
(4)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题材:苏武牧羊;木兰从军;荆轲刺秦王;完璧归赵,杨门女将;昭君出塞;西施浣纱;貂蝉拜月;文姬归汉;
(5)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题材,如诗经里的关鸠,静女,氓,屈原的山鬼,洛神赋,湘君,湘夫人;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的罗敷;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陶渊明的山居秋暝;谢灵运;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陆游的《钗头凤》、《咏梅》,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李清照的词;秦少游《鹊桥仙》;汤显祖的《西厢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7)中国古代闲云野鹤、云游四方的隐士:老子,庄子,俞伯牙钟子期;广陵散;邱处机,徐霞客,郦道元,沈括,
这些题材都能体现出中国民族文化,中国民族情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画家,必须学习、理解和把握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文化财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融汇贯通,将这些具有高度民族思想,民族情感的东西吸收消化后,倾泻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这就是中国画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质。
但作为一个站在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艺术家,我们也不能将艺术创作看成简单的学习和继承古人的东西这么简单,更不是抱残守缺,是要继承、创新与发展,将前人的精华吸收在自己的作品中,再加上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新理念,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的绘画创作开辟新的空间。
更不能喝上牛奶,吃上面包就换了肠子,连自己的人种都忘了,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肯认,抑或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无知,才使得自己的信心不足,没有了民族骨气,没有了艺术家的责任感;抑或是独善其身,放弃了艺术家的社会使命感,和历史使命感,那么,我们还有何脸面把自己化装成画家、艺术家在社会上昭然过市呢,骗取虚名呢。
第二个话题:
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画的问题,二是画什么的问题?
第一:怎么画呢?是解决绘画技法的问题
是照搬前人的作品?是抄袭他人的创意?是模仿他人的东西?还是走自己的路?
怎么走自己的路呢?
走自己的路:是在继承前辈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无中生有,另辟蹊径;
登峰造极,独树一帜;
总之是:不是重复古人,复制别人,抄袭他人;
而是创作!创新!创立。
第二:画什么呢?
艺术创作要植根于现实生活,这样的艺术之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画你熟悉的生活,
画令你感动的事物,
画你心中的所思,
画你心中想说的话,
画你的爱,你的痛,
记录你的快乐,你的眼泪,
你的追求,你的幸福。
总之要画:有情感、有思想、有血有肉的、有激情燃烧的、能为之落泪,能为之震撼的东西,是画家自己的情感的流淌,是雍容着真、善、美的灵魂。
第三个话题:
绘画创作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1)基本技法的把握:
系统扎实的基本功练习学习绘画技法,并能熟练的掌握绘画技法;
(2)素材的积累和寻找: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画家自身的生活经历,到社会上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素材。
(3)培养艺术情愫:
艺术情愫基于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是画家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体味,对生命的尊重,对情感的珍惜,对一切来自生活的美好事物的赞赏,总之是画家对人性的理解、对生活的感知、对人生的感悟的敏锐的体察和捕捉。
(4)第四是深厚的文化积淀:
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好比一棵大树成长的土壤、水份和阳光,伟大的艺术作品应像一篇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辨的散文,或是一首悠扬的音乐律动,或是温文尔雅的诗词般的抑扬,或是一段和谐舒缓的舞蹈,美不胜收,撼人心脾,这些全靠画家厚实的身后的文化积淀支撑。
(5)第五艺术创作前的灵感显现及捕捉
第四个话题:
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1)日常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发现,触景生情,茅塞顿开;
(2)有目的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采风,寻找灵感和激情。
(3)对事物的长期体验,了解,感悟的突发奇想
(4)苦思弥想,白日做梦,顷刻产生的意象;
(5)半睡半醒的朦胧状态下的幻觉显像
总之,灵感的产生应该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艺术创作是从生活,到意象,到艺术作品的完整的过程。就象是一个人的诞生,是经过恋爱,结婚,怀孕,生产的完整过程。
因此艺术作品不是随意涂鸦,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艺术工厂的模式化产品。他是浸润着画家的情感、激情、思想、乃至灵魂的艺术生命体。
第五个话题: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特质
艺术作品的特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画家的个性特质
画家的成长经历,性格形成,思想观念,生活环境,个人爱好,文化修养,等等,画家的个性特质,决定着其作品的品格地位,反映出画作本身的艺术特点,艺术内涵,艺术外延。
第二:艺术作品的时代特征
真正的艺术作品,都会有饱满的时代特征,是画家对社会生活描画,个人理想追求抒发,个人情感宣泄,是一个完整的时代印记。
第三:艺术作品的民族特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信仰,图腾,独特的情感诉求,伦理观念,美丑标准。但国别不同,民族风俗各异,血统差异,都改变不了艺术创作的主旋律:爱国家,爱民族,爱家庭
以上三个方面:画家的个性特质,艺术作品的时代特征,艺术作品的民族特质综合起来看,就能判断一幅艺术作品的特质。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质,决定了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又决定了这幅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