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点”—浅谈单良图卢兹画展
2018-04-18 08:28 来源:本站
2018年4月12日,由法国图卢兹市政府和Antares Galerie 4bis联合推出的留法艺术家单良画展“刺点”在玫瑰之城—图卢兹Antares4号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30日。图卢兹(Toulouse)是法国第四大城市,是法国南部的艺术之都。
(艺术家在图卢兹画展开幕式上)
单良的作品给了人们⼀个“刺点”,所谓“刺点”来⾃于罗兰巴特,原是⽤于形容摄影艺术,它是源⾃于每个⼈对作品不同的感触,或者触动,是⼀种内⼼深处的和谐。
艺术家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两组对⽴⾯。
(艺术家开幕式与观众交流)
首先是⽂化上的对立,⽔墨和涂鸦。涂鸦,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由与不定性,而在他笔下,是⼀个视觉的探索,艺术家时⽽处于真实同时⼜把即兴发挥到极致。相反,⽔墨⽤于中国传统绘画上,它是相对稳定的,内敛的表达⽅式,同时它⼜蕴含着传统的中国哲学,⽔墨对于人们是沉思的,⽔墨中的留白,恰恰是需要人们⽤⾃⼰的意识去填补完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并在⼀起,创新出新的可能性。⽽单良的作品就成功地在这⼆者之间找到那个契合点,使这两者平衡彼此。
(开幕式从左到右:画廊经理;艺术家;策展人)
形式上的对立,⽂字与图像。图像是⼀种⾃然的视觉认知,单良的作品让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真实,真实会形成⼀种感知,这些感知唤醒人们的视觉认知,让观者感受到超⾃然主义背后的语言。在单良的作品中,⽂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什么是文字?⽂字给我们交流互动的观感,是最直接的意义。⽂字也可以是记录,是人们传达信息的媒介。纵观艺术家的作品,⽂字并不是对作品中视觉符号的诠释,⽽是与视觉语⾔并列从⽽构造出地完整的意义。这或许更像是⼀种“填充”,“填充”⼀词来⾃于现象学之⽗胡塞尔。观者从⼼理上需要结构——解构——重组——得出人们对作品的完整的理解,除了作品本身,人们会潜意识的理解⾃⼰所注意到的视点,例如我们⾸先看到⼀副图像中的若干个⼩点,会想着这些点的意义,想象他的形状,假如我们想得到这个形状,就需要在意识里把这些点连成⼀个图形,⽽这个图形是人们通过⾃⼰的个⼈经验,想象和认识,最终得到的对这些点的完整的认知和理解。这就是作品填充对于人们的意义所在,观众的⻆度,认识层⾯都会产⽣不同的诠释,但是所谓最终的感受⼀定是完整的,因为包括了艺术家所传达的思想和观众⾃我意识。
(开幕式人群交流)
一件把所有碎⽚打乱然后重新拼凑成⼀个完整的系统性的作品。那我们要怎么去理解这些碎⽚呢?这是⼀种⽂化的和谐共存。因为艺术家的特殊身份,一个居住在法国的中国⼈,我们也可以说他的作品其实是他的精神折射,对于艺术家来说,作品传达他本⼈最纯粹的感情,简单,不需要过多阐述,与此同时,艺术家也表现了他的思想根源——中国⽂化,单良很好的平衡了东西方的哲学。艺术,是真实的,来⾃于⾃然世界,这⾥的真实是现实的拟像,是⼈类最初创作艺术时的⽊乃伊情节,保存现实。人们对这些被创作出的拟像引发⾃我思考,这就是单良作品解构出的超艺术美学思想。
(走了走了 45*35 纸本水墨)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