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深情的关照 心灵的融注:评高志华的艺术心境

2018-07-07 11:15 来源:本站

【艺术简介】

高志华,1949年生,辽宁盖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全国美展评委,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专业职务二级岗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任辽宁省美协副主席、水彩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大连市美协主席,现已退休。曾荣获大连市政府文艺最高奖-金苹果奖,辽宁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几十年来,坚持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探寻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涉足油画、国画、年画,近二十年主攻水彩、粉画,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画家。诸画种创作成果丰硕,均有上乘之作,数十幅入选七至十一届全国大展,四至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画种学术展等金、银、铜、优秀奖。国内众多报刊媒体多次推介画家及作品。十多幅作品被选载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百年水彩画集》等中国美术史册。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等收藏机构、国内外元首、政要及收藏家收藏。

长期从事美术组织工作,近二十余年主持大连市美协工作。使全市美术创作群峰崛起,厚积薄发,活跃在中外美术舞台。确立美术重点发展战略,率大连市水彩、粉画家深入研究,坚持探索使大连市水彩、粉画创作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获水彩、粉画之乡美誉。策划举办数次国内重大美术展事,是全国勇于担当,有影响的美术组织者和活动家。

高志华|高银河《辽南秧歌-璀光流彩》布面水性材料 200cm×200cm 2017年

参加过的主要艺术活动:

1、1971年至1989年,长期从事群众文化美术组织辅导工作。

2、1985年开始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任辰州画院院长,策划辰州书画展,詹建俊、沈延毅等百余位书画名家作品应邀回故里展览。

3、1988-1992年,工笔重彩画《百子欢乐图》、擦笔水彩画《幸福曲》、《幸福赛》分别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五届全国年画评奖一等奖。

4、1990年,主持大连市美协工作,确立水彩画为大连美术发展重点工程,举办数十次观摩会、研讨会、国内外名家讲座会、展览等各项学术活动。

5、1994年,油画《绿的萌动》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6、1999年,策划主持大连艺术博览会,主办学术交流展,主办学术研讨会

7、2002年,水彩画《黑土故事》获第六届全国水彩画展优秀奖,2006年入选百年中国水彩画展。

8、2003年,寻求社会支持在鲁迅美术学院承办首届中国水彩人物画展,出任评委,主持中国水彩名家邀请展在大连举行。

9、20O3年《惠风和畅》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秋韵》获全国小幅水彩画展优秀奖。

10、2007年,承办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在大连举行,任秘书长,出任评委。

11、2008年国画《馨芳》应邀参加国际奥委会美术大展,作品被收藏。

12、20O9年《收牛毛的季节》参加第十一展全国美展被应邀参加灵感高原美术精品展并出国巡展。

13、2010年,粉画《和风》获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2011年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美展,2014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多彩贵州》美术系列展。

14、2012年《飘浮的云》参加全国粉画展被应邀参加全国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美展。

15、2013年至今任第四届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委员,多次出任全国美展评委,作为评委作品多次参加国展和对外交流活动。

16、2013年参加中国美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7、2015年《细雨中的教堂》应邀参加百年华彩一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高志华|高银河《辽南秧歌-黑土欢歌》布面水性材料 200cm×200cm 2017年

深情的关照 心灵的融注

——评高志华的艺术心境

文/吴长江

高志华素来对自己有“杂家”之说,这一说法根源于他对自己作品的题材多样和所用画种多变的自我笑谈。

的确如此,高志华的艺术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油画、年画、国画、水彩等很多画种也都有涉猎,各画种的作品都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功之作,作品多见于全国各种展览、书刊并多次获奖。不同时期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是他不同心灵历程下的艺术感悟和审美追求。在当下造型艺术风格纷繁的领域里,更多数的画家往往只关注和研究自己所从事的某一画种的语言方式和形式表达,甚至只选择某一题材,某一物象专门经营。

高志华|高银河《辽南秧歌-奥运圣火》布面水性材料 200cm×200cm 2017年

而高志华却不然,他反对艺术创作中的“圈地运动”,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艺术环境中,在学习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理解过程中,广泛涉猎,寻求自我的独特感受并为这些感受寻找着适合于它们的独特的阐述语言,并由此在广泛涉猎、间熔并蓄的探讨过程中,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由若干种艺术因子组合而成的理想家园。也因此,他的艺术创作可以用“杂”来形容,但细品深究后我们便会发现,在所有的“杂”和所有不同的领地,都有一条相同点贯穿始终,那就是他一直秉承着的不守陈规,敢于探索的执着艺术精神。

高志华|高银河《辽南秧歌-异域奇芭》布面水性材料 200cm×200cm 2017年

近几年,高志华又着迷于粉画的研究与探索,一批数量可观的粉画作品相继面世。这些反映现实、讴歌时代、内涵深刻、技法日趋成熟的粉画新作,给人留下了鲜活的印象。《收牛毛的季节》、《和风》、《漂浮的云》、《红土》、《秋忙时节》展现的是他多次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后,对民族风情的深刻理解和对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而《北方的海》、《黑土腊月》等则是他对身边熟悉的黑土地,熟悉的家乡生活的深情眷恋和关注。他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示:“有责任立足本土,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这在他的早期油画作品《绿的萌动》、《金色的梦》、《山里娃》,年画《幸福曲》、《幸福赛》中都得到了体现,每幅作品都表露了他对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的挚爱真情和对自己辽南故土的情重意深。

《漂浮的云》150×150cm 粉画 2010年

而如今这种深情似乎又被扩大和深化了,在这批表现异土风情的新作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如同于对待故土乡亲那般的情意深厚,多角度地表露出他对生活的挚爱和对生命、生存意义的关照,对生活、生存意义的深层、深刻体悟。在强悍、粗犷或秀美的人物塑造中所流溢着的是生命的激情和豁达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对生活、生存的关注和对人生、人文的思考解读及表达,实际上是从最初就一直贯穿在他的创作中的,这些早在其八十年代创作的油画《酸辣香甜》中便已有过集中表现。

《听雨》200×160cm 布上水性材料 2005年

高志华生长在有着深厚文化滋养的辽南大地,在这片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土地上,民俗民风的丰富多姿,使他获取了丰厚的艺术营养,这对他的艺术创作和发展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二十几年的基层文化工作,在辅导他人,甘为人梯的同时,他利用工作之便广交良师益友,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完善自我,丰厚自我,正是作为这样一个植根于乡土,成长于基层的草根力量,才会对生活意义深刻体验,才会有贴近生活,洞察民意,充满生机的艺术真挚表达,也正因此,才使其拥有不断推陈出新的勇气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秋歌》78×110cm 纸上水彩 2008年

生活给予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际遇,悲喜参半,忧幸相加,他给予高志华的亦如此,这些丰富而充满艰辛,甚至也包含不幸的生活经历,却丝毫未曾流露在其作品中,这些作品始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东方哲学境界。他对艺术的挚爱和真诚几乎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从来没有怀疑和放弃过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信念,无论处境如何艰难、困苦,或是怎样的得意顺风,他的信念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始终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探索,去追求,在他那里,逆境和坎坷成为锤炼、洗礼自我的精神财富和智力支持。

《清韵》56×76cm 纸上水彩 2005年

四十年他一直坚持野外写生,在大自然中寻求“外师造化”,就连随团旅行,会议间隙也从不放过,早些年他随县领导集体“拉练”去农村视察,竟会违纪私自离队画上一幅写生之后再寻机归队;几次出国他也从没放弃机会,在他的煽动和组织下,十几位同道在涅瓦河畔支起画架举起画笔,在大师之国“班门弄斧”。为了《北方的海》的创作,他曾跟随浩浩荡荡的赶海大军涉水海路十八里,只为了捕捉住心目中最理想的北方大海的最磅礴最动人的一瞬间精彩;在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石卡雪山也都留下了他雪地写生作画等等记忆。正是这种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生活和艺术之神,恩赐给了他一次又一次创作的灵感与冲动,完成了一幅又一幅发自内心来自生活的作品力作。

《馨梦之一》76×56cm 纸上水彩 2005年

他的作品,无论是人物、风景还是花卉、静物,更多关注的是人在与自然抗争及和谐共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志,生存智慧,更多的展现的是在生活的精神启迪中,穿越生活表象、物象表象、景物表象、视觉表象,对自然和生活中积淀起的文化性格:勤劳、豁达、坚韧、昂扬、粗犷、豪放、乐观等等精神品质的关注,是对精神力量的礼赞。作品中没有造作和装腔作势,没有无病呻吟,而完全是自我精神与心灵的自然流露。

《馨梦之六》76×56cm 纸上水彩 2008年

无论是表现异地风情,还是描绘故土家园,他都没有半点站在“他者”的角度,而是完全以一个自我存在的心态,用真情相拥生活,相拥自然,相拥万物,真心的寻求精神的解读,努力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审美经验、审美意象;没有将因为历史地域、自然因素造成的落后生活状态、生存样式进行简单的表象再现,没有将简陋的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当成猎奇对象,将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存在的生活表象津津乐道地记录,没有站在城市立场以怀旧情绪进行艺术资源的掠夺,把生活方式的简陋当成粗犷雄放的美学趣味去表现。他是以一个艺术家的心态和责任审视苍茫厚重的北国沃土,神圣雄浑的高原风情,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感受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心灵变迁,体悟与思索经济建设、制度变革给社会和生活带来的精神变化的时代特征,以当代视角审视解读现实,以艺术家的善良和真情感受生命,用心灵善代生活,以艺术家的担当经营自己的和人民的艺术。

《有春风的森林》110×78cm 纸上水彩 2018年

纵观高志华的创作路径,是一个从早期客观再现慢慢步向意象表现的转换探索过程,在广涉博取中,在尝试多种材料、探索各种技法、寻求多种手段的锤炼过程中,自主吸纳营养,寻求造型艺术原理与内涵的相通,从而逐渐清晰了自我的发展基调。有较长一段时间,他用现代东方人的视角审视中西绘画,在水彩中探求东方神韵存在的可能,同时也在水墨中融汇水彩要素的手法,索性打破了中国水墨与西洋水彩界限、油画布、水彩纸与宣纸的限制,打破水彩透明颜料、国画矿物质颜料,甚至粉彩、炳烯颜料、油彩的限制,进行水墨与水彩的对话,以色为墨,以墨为色,索取各自所长,开拓共同媒介“水”的潜能。

高志华《有红叶的森林》110×78cm 纸上水彩 2009年

努力发挥东方人对水有别于西方认识的优势,发挥东方用水之妙,吸取西方用色之道,取中外大师对物象转换之观念,强化“天人合一”的境界,来追求形式美的现代语境,开拓地域风格和自已个性语言的锤炼,写心中之象,随笔墨技法神游于天地万象的生命状态之中,扮水墨与水彩的红娘,在融合两者的过程中,求其共性与特性之包容并存,在自由与限制、守规与破矩中,心境放飞,在广泛尝试的实践中,寻求中西方技法相互外延相互包含的可能性,从而成就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语汇,一种间溶东西的“中国精神”。这一探索过程使他在追求东渐西纳的发展道路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他的水彩水墨作品《黑土故事》、《黑土欢歌》、《听雨》、《晓露》、《有阳光的森林》、《细雨中的教堂》都各具大写意的意境,泼彩的酣畅、民俗的艳美、文人的清雅,唯一共存的是他心灵的融注。

《有雪山的森林》110×78cm 纸上水彩 2018年

高志华曾经这样自我表露:“我是一个画迷,是一个画痴,是一个喜欢做事,好大喜功的人,是一个希望我好你好大家都好的人。”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和担任组织工作,他自觉的担当,肩负着美术发展的责任,用自己的热情和成就,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在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出现了群峰峦叠起,厚积礴发的喜人景观,一支团结奋进的美术群体,活跃在中国画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水彩,粉画成果斐然,成为全国历届展览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全国水彩、粉画发展的重点城市之一——水彩画、粉画之乡。为中国水彩、粉画的发展推波助澜,作出了贡献。

看过他很多未能完成的创作草图,我相信他在不断完成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大的进步,期待他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双桥沟盛秋》78×110cm 纸上水彩 2009年

《有阳光的森林》110×78cm 纸上水彩 2009年

《有溪水的森林》110×78cm 纸上水彩 2018年

《细雨中的教堂》110×78cm 纸上水彩 2010年

《有路标的森林》76×56cm 纸上水彩 2013年

《晨曲》56×76cm 纸上水彩 2008年

《晨歌》56×76cm 纸上水彩 2008年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