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早期连环画身价看涨
发布时间:2014-05-19 12:26 【来源:理财周刊】
民国连环画作为一个独立的集藏板块,因其品种繁杂,且大部分品相较差,很多连藏爱好者对它敬而远之。但对于民国早期精品连环画,哪怕价格高些,也不可轻易错过,因为这就好比古籍善本,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上升。
早期精品价值高
民国初期,各种单本石印画刊纷纷涌现,如天津的《醒华》和《醒俗》画刊,北京的《浅说画报》和《图画日报》,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和《大共和星期画报》等,这些画刊看图知事,既好看又通俗,很受读者欢迎,这可算是连环画的雏形。1925年至1927年间,上海世界书局发现了连环画市场巨大的商机,率先推出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套连环画册,并在书内印有“连环图画是世界书局所首创”的文字。这套连环画共有五部,全部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分别是《连环图画水浒》、《连环图画西游记》、《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封神榜》和《连环图画岳传》,并逐步推向市场。其中1927年6月初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全套24册,每册32幅图,总计700余幅图,而绘画者陈丹旭,也成为中国第一位连环画画家。这五部连环画作品编辑严肃,绘画认真,篇幅宏大,印刷装订整齐,每部作品还有硬套函。这几部作品的面世,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连环图画或简称连环画这一名词也正式被市场所认可。这类民国早期连环画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现已成为连藏拍卖会上很受关注的拍品。
粗制滥造“跑马书”
自1927年起,大量取材于流行武侠小说的连环画出现了,如《绿林奇侠传》、《奇侠精忠传》、《江湖怪侠传》等,此外,还有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连环画,如《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等也颇受欢迎。于是,一些专门从事连环画创作的画家出现了,他们风格各异,擅长的题材也不同。比如,陈光谥擅长喜剧和闹剧连环画创作,颜梅华和红叶精于江湖武侠题材连环画创作,严绍唐则专门从事历史故事连环画创作。此外,还有沈漫云、赵宏本、赵三岛、钱笑呆、毕如花、张令涛、水天宏等,他们在连环画的创作方面各有所长,在当时深受读者喜爱。连环画业俨然成了一门赚钱的行业,很多书商一哄而上,纷纷改编、模仿甚至变相抄袭出版各种连环画,其题材大多是神怪、演义、传奇、武侠、言情、侦探、滑稽等。连环画因为热销而逐步走上歧途,大量粗制滥造,画技低劣,内容低级趣味被称为“跑马书”连环画出笼,老百姓对这种连环画怨声载道。连环画声誉大跌,以致于民国政府在1934年要取缔连环画出版一年,可见“跑马书”危害之深。以后,民国连环画行业逐步走下坡路,并渐渐衰落。
上一页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