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酒庄酒的迷茫与出路(2)
发布时间:2014-06-06 10:10 【来源:北京商报】
进入葡萄酒行业之前,冯清从事的是服装贸易。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前些年忙着瞎折腾,也赚了点钱,随着年岁增长,想要找个轻松愉悦的事情来做。直至拿出全部身家彻底投身葡萄酒之后,自诩“吃货”的冯清才彻底了解到其中的五味杂陈,越走越深,不能自拔。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似乎有被“套牢”之感,但在冯清自己,却是乐在其中。创业初期异常艰辛,葡萄园从原厂主手中收购,必须尽快采摘,晚睡熬夜是家常便饭,由于要大量地尝葡萄,冯清的牙齿因此坏掉许多。
在国内,投资葡萄酒产业的前十年往往只有投入,没有回报与效益。尽管2009年类人首品牌获得了Decanter的3个奖项,但冯清却戏谑此次获奖实属侥幸。在他看来,那时葡萄藤还很纤弱娇嫩,酿出来的葡萄酒很年轻。“当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敢奢求夸赞,但起码不要丢人。”这是冯清的内心写照,他自觉酒还可以,也曾请来专家品鉴,结果是,酒虽年轻,但层次感、香气以及馥郁程度都还不错。
建立葡萄酒协会,抱团联合
一个月前的温度骤降、雨雪交加,使得宁夏葡萄酒经历了一场洗礼。零上20℃到零下2℃的强烈反差,险些令柔弱的葡萄叶子凋零殆尽。幸好有贺兰山的保护,寒流顺山势拐去了内蒙古,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贺兰山东麓的狭长地带所形成的屏障作用为宁夏葡萄酒产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年日照3000小时,令葡萄获得足够的,优质葡萄基本分布在海拔900-1240米之间,这里汇聚着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西夏王、贺兰晴雪、贺兰山……
冯清更看重协作团结的力量,如何凸显本产区葡萄酒的特点与优势,让外界更加了解宁夏产区,是摆在宁夏葡萄酒人面前的必解命题。目前担任银川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协会会长的冯清,从两年前开始筹备协会工作,厉兵秣马,直到今年才开始正式往外延展业务。对协会旗下的18家葡萄酒企业组织活动,宣传推广,协会在全国各地进行的活动很多,也日益活跃起来。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国内几大葡萄酒产区中,宁夏在葡萄酒产业推进方面无疑显得尤为积极与突出。“作为企业,能把自身利益与大众利益完满结合,是一种理想境界。如果以大众利益为主导,并且服务于大众,那便是最佳境界。”这不单是冯清一个人的愿望,在食品安全被反复质疑与考问的今天,也是所有葡萄酒人该思考的课题。
下一页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