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残疾人艺术团赴法演出:从工厂车间到国际舞台
发布时间:2014-07-08 12:01 【来源:】
7月7日,浙江安吉同行残疾人艺术团的团员们穿着鲜艳的表演服装,头上扎一条麻绳头饰,眼神专注地看着老师的手势,一遍又一遍排练。7月13日,这支由25名听觉障碍人士组成的艺术团将应邀前往法国参加第42届和平艺术节,与来自全球各国各地的上百个艺术团体在法国各地巡演。这是中国首个县级残疾人艺术团受邀走出国门。
据了解,法国和平艺术节隶属民间艺术节组织国际委员会,1970年成立于法国的民间艺术节组织国际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作、咨询机构之一。
训练场上,看着老师手势,能和着音乐在舞台上飞跃、翻腾、旋转的舞者多数曾是工厂的工人,因为听觉障碍,他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打扫卫生、包装产品……如今,他们放下扫帚和塑封条,拿起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制成的乐器和舞蹈道具,走出工厂车间,即将登上世界的舞台。
“我喜欢跳舞,跳舞比上班更开心。”在手语老师的“翻译下”,曾经在安吉当地一家磁性材料工厂做包装工作的雷娣告诉记者,在艺术团跳舞,和同是聋哑人的团员沟通有更多共同话题。
因为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无法直接感受音乐的雷娣从没想过自己能跳舞,更不敢奢想有一天自己能出国跳舞。“老师带领我们,一遍遍扣动作,我看老师的手势和表情,音乐舒缓的时候,老师脸上堆满了笑容,打节拍的手势也很轻柔,音乐很快时,老师打节拍的手势就很急促。”雷娣觉得,老师就是她的音乐。
同样有着听觉障碍,吴佳自认为幸运多了,她的左耳失聪,右耳还能依稀分辨声音,如果在安静的场合,慢慢交谈,她还能像常人一样谈笑自如。
“别的团员完全听不到声音,但非常聪明,老师教的动作,多学几遍就记住了。”跳舞间隙,团员们聚在一起时曾告诉吴佳,训练很辛苦,但谁都没有打算放弃,“能在一起跳舞多好,还能认识这么多朋友!”
浙江省文化馆指导老师陈益民是教导这群特殊舞者跳舞的老师,“从工厂车间出来的他们没有一点舞蹈的基础,要一点一点教他们跳。半年多了,你看,他们现在跳得多好!”陈益民望着训练场上的团员,眼睛笑成了月牙。(完)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