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走进“地球之肺” 首部科考纪录片将首播
2014-12-01 14:09 出处: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它滋润着近7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今年1月,秘鲁外交部长(时任秘鲁驻华大使)邀请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愿者科考队赶赴秘鲁洛雷托热带雨林开展为期18天的科学考察。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组派出一个摄制组以考察队员的身份共同前往,拍摄记录了科考队在亚马孙活动历程,最终形成上、下两集各40多分钟的纪录片。
“因为水淹森林,科考队和摄制组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船上完成的,这给大家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通透的光线和绚丽的色彩给拍摄加分不少,每个镜头都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经典人文地理》制片人、长期从事自然类纪录片创作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余继春是这部纪录片的导演,他介绍,此次摄制组除了完成既定的任务,还遇到了树懒和一些珍稀鸟类,每一次的偶遇都为考察活动提供了一份数据,这些数据的积累将成为分析这个地区的物种分布和判断雨林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谌良仲说,以往看过很多有关亚马孙和考察的纪录片,但那都是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拍摄的,很少有中国人自己拍摄的中国人在亚马孙开展科学考察的纪录片,此部纪录片不仅打破了这个传统,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
作为此次考察的带队人,每年多次带队出入亚马孙地区的谌良仲希望中国人能跟多地了解和关注这个区域的生态情况。
“因为地球是大家的,他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谌良仲介绍,此次科考队和摄制组进入亚马孙在对野生动物监测的同时,还进入拉戈·普雷托特别保护区的人类聚集区,了解这里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和雨林、野生动植物的相互关系。
“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的保护最关键的是解决人的问题。”谌良仲认为,全世界的环境问题或多或少都跟人有关系。
根据美国科学探索杂志的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这里每天至少有一个物种消失,十年后将有50-80万种动物灭绝。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气候发生微小变化,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重大变化,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局面,保护亚马孙的生态环境,更加刻不容缓。”谌良仲说,希望通过此部纪录片的播放唤起更多人关注“地球之肺”,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完)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