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浙江30项国家级非遗数位列全国第一

2014-12-05 18:32 出处:

>  杭州12月4日电(见习记者 施佳秀 通讯员 周渊渟)12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浙江以30项的入选数,位列各省区市第一,继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遗项目以来,实现国遗项目申报“四连冠”。

  此次公布的第四批国遗项目名录,距离第三批国遗名录公布已经过去3年,3年来,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逐年递增,但也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浙江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量大,该省政府已公布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入选788项,其中101项有两个以上保护地,按保护地数量计算,共969项。这些省遗项目中,已入选国家级名录的有187项,浙江省遗项目和国遗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表示,非遗项目因为现代化冲击而面临的濒危处境,是发起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背景,濒危项目的保护成效也是检验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标。对申报项目的保护力度、保护能力、保护成效,成为入选国遗的重要依据。

  针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项目突出的濒危现状,在2010年,浙江公布了重点培育的120个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和重点培育的项目,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和传统体育等门类,对这些项目在资金扶持、基地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

  2013年7月,浙江省文化厅在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正式启动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成立“浙江省非遗保护基金”,资助濒危戏剧项目保护传承。2014年先后在嘉兴、台州、绍兴、衢州、金华、等地举行十大专场展演,召开“永嘉乱弹”、“新昌调腔现象”、“婺剧现象”、“天下第一团”四个专题研讨会,研究破解困境难题,推广有效做法。2014年11月,“浙江好腔调”——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授牌暨展演晚会在建德市新叶村举行。

  据悉,这些倾力推进濒危项目保护的举措,致力于改善表演艺术类项目的传承困境,本次入选的国遗项目中,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类项目入选8项,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各省入选平均水平。(完)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