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舞家马约:我想说的是人与时间不应该是对抗
2015-03-11 09:53 出处:
编舞家让-克里斯托弗·马约1993年上任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总监,他在任期间为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代表作有:《男人舞蹈》,以及四部“重编经典”的当代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灰姑娘》、《胡桃夹子》和《睡美人》等。其中,《睡美人》在2001年为他赢得了“尼金斯基最佳编舞奖”。2002年,他获得“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07年凭借《浮士德》获得伯努瓦舞蹈奖国际舞蹈家协会“年度最佳编舞家”称号。
现代芭蕾舞剧《浮士德》是马约对深邃人生命题的一次“探索”与“解惑”。《浮士德》是德国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这个出自大文豪歌德笔下的故事讲述了浮士德以自己的灵魂为价码,与魔鬼换取了永恒的青春和欢愉,并在魔鬼的引诱下追求肉欲享受,最终走向了堕落。
马约指导的芭蕾舞剧的配乐选用了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编舞方面,除了三位主角,马约还加入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拟人化的“死亡”。由女舞者饰演的“死亡”身着黑色紧身衣,在剧中无处不在,她时而疏离地远观,时而与其他角色互相关照、互相窥伺、互相逃避又互相交汇。马约说:“死亡是一个中性的点,它使一切得以推进。魔鬼和上帝(或者恶与善)都可以被感知,但我们无法与死亡对抗,因为它是无法避免的。”而女舞者饰演的“死亡”,在结尾处,随着合唱的歌声缓缓爬上梯子,正印证了歌德在《浮士德》中写道的:“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如果说在“童话系列”芭蕾中,马约展现了他血液中法国式浪漫幽默一面,那么在即将上演的《浮士德》中,马约则将德国式冷峻理智的生死观发挥到了极致。在舞台上,他用浓重的黑、白、红三种色调打造出了一个荒诞却真实的独特世界,为极具诱惑性的舞蹈设计出了图画般的视觉。
对于《浮士德》首次亮相中国,马约表示:“《浮士德》里面展现的一些思想和感情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很不相同,我希望中国观众不要仅仅关注故事情节,能够用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这部舞剧,也希望观众能从《浮士德》中反观到自己的内心。”
“人们总是害怕衰老和死亡,甚至因此而想尽各种手段对抗时间的流逝,但这是不明智的,我们能够做的其实只有面对,而爱会伴随我们无畏地走完这个旅程。”马约说。
3月11至13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将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演马约的现代芭蕾力作《浮士德》。(完)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