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保护视力从当下 别让近视“代代传”

发布时间:2015-04-30 17:51 【来源:雅虎健康】

  “近视”是我们都不陌生的常见的眼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人戴着或薄或厚的近视眼镜。“近视”出现的频率之高,让不少人对它的危害不以为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由此可见,近视绝非是“小问题”,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难以逆转的恶果。近视的发生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天形成;另一种,同时也是鲜为人知的一种,那就是——遗传。并且,后天形成的近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会遗传。  

  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变性裂孔和脱离,黄斑出血、变性...这些骇人听闻的眼病都是高度近视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并且医学临床与实践上早已证实:黄斑变性、出血,视网膜脱离常常是被当作高致盲性疾病来对待的。

  不久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表示,根据1985年至2010年间共6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5年间,广州市中小学生出现了视力低下检出率呈持续增高状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防盲办主任何明光教授介绍,中山眼科中心承担全国首个以双生子健康教育和普查为目的“广州市双生子健康普查项目”,通过数量遗传模型,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近视的相似性进行统计。

  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近视的相关系数为0.89,而异卵双胞胎的近视相关系数为0.49。该项目通过对双胞胎眼部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遗传因素对近视的作用和影响占70%以上,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约占30%。

  该研究证实了近视发生过程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改变了过去认为在华人儿童中近视为过度阅读等环境因素为主导的看法。

  得了近视,矫正并不是患者主要的任务,“控制发展”才是最关键的一步。近视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不控制其发展,就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出生后眼睛往往会有一定的远视,随着眼睛的发育,远视的症状一般维持到6岁左右就会消失。此后,眼睛会回归到正常的零度。6岁过后,如果经常用眼过度或不正确用眼,以及有眼睛外伤等情况发生,则就有可能导致近视。不过,如果6岁之前就发生近视,往往多数跟遗传有关。

  当然,不是得了近视就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的,这中间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它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临床医学已经证明,近视会遗传,且度数越高,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越大。

  由此来看,防止近视遗传给下一代的关键落在了控制近视发展方面。那么,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控制近视发展呢?

  MCT技术由上海福仁眼科和伟博视光学研究所联合国内众多眼视光学单位历经十六余年潜心钻研而成。它不仅能为近视患者恢复视力,还能同时控制近视发展。MCT技术恢复视力和控制近视发展是通过数字化的采用MCT技术设计的角膜塑形镜镜片来实现的。

  此种镜片可以借助上眼脸的作用从前部反向直接阻止眼轴增长,同时还能修正眼角膜弧度,防止角膜向前凸,使角膜更扁平,从而降低眼睛的近视度数,矫治近视。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病理性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两年增长200度,戴上采用MCT技术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后,每年只会增长25度左右。其控制近视度数增长效果,普通RGP远不能达到。单纯性近视患者配戴采用MCT技术设计的镜片之后,近视度数每年只会增长0.047D,不到5度。

  MCT技术双管齐下,既满足了近视患者对恢复视力的追求,又控制了近视发展,这种突破性的技术可以为更多视力不良患者带去福音。总之,近视问题不能小觑,对自己的眼睛负责,更要对下一代负责。控制近视发展,别让近视成为您的“传家宝”。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世界空气最差20城公布 中

WHO发布的世界上PM2.5年平均数值最高的20个城市排名 (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

雾霾笼罩近1/7国土 气象台

综合报道,近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