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网上热传维生素B1泡水,一毛钱防蚊?完全不靠谱(2)

发布时间:2015-05-08 11:25 【来源:扬子晚报   |  】

  走进实验室

  蚊子住两个“单间”

  “消毒与媒介生物防治所”的实验室中,蚊子家族的“住房条件”很不错,有两个房间。

  “我们这里主要有两种蚊子,一种叫淡色库蚊,也就是我们平常在家里经常看到的那种灰色蚊子。”所长褚宏亮说,另外一间房子里住的是“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这两种蚊子是江苏城市里的绝对主力。

  近年来,一种名为“三带喙库蚊”的蚊子开始入侵城市。褚宏亮介绍,这种蚊子主要生活在稻田周围,以前是不到城市里来的。

  它们没碰过杀虫剂

  褚宏亮带着记者来到一个个水盆前,原来这里面生活着蚊子的卵块和孑孓(jié jué,蚊子的幼虫)。

  一般,从卵到孑孓再到蚊子,只需要7到10天,它们的存活期可以达到20天至一个月。“我们将房间的温度长期控制25℃—27℃。” 褚宏亮告诉记者,这里的蚊子可不是随便抓来的,它们可是“标准蚊子”呢。“外面的蚊子都经过杀虫剂的‘锻炼’,而我们这里的蚊子从没见过杀虫剂。”

  孑孓吃老鼠饲料

  实验室的蚊子不携带可致人生病的病毒,非常“干净”。“孑孓我们之前喂的是酵母,这段时间发现,老鼠饲料喂的效果也很好。”褚宏亮说。

  在“淡色库蚊”的帐篷里,放着一块圆形的玻璃片,上面放着棉花。“棉花上吸附了葡萄糖水,它们就吃这个。” “白纹伊蚊”的“房间”里绑着一只小白鼠,用来给“花蚊子”们吸血繁殖后代。

  A 喷上维生素B1,“人肉实验”开始

  在实验开始前,扬子晚报记者将在药店购买的维生素B1取出5片,把它们放入50毫升的水中并摇晃均匀。很快,五片维生素B1融化,变成了发白的溶液。

  紧接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为记者戴上实验乳胶手套,并将记者的袖子扎进手套里。“这个必须扎紧,否则要不了几分钟,你的胳膊上就会被叮好几个包了。”

  工作人员小心地在手套上手背的地方剪了一小块地方,“就用这块吸引蚊子足够了。”说着,工作人员将维生素B1溶液喷在了露出来的手背上。

  “我们多喷一点,看看蚊子有没有感觉。”喷完之后,工作人员小心地将记者的手伸进装有密密麻麻蚊子的“小帐篷”里。这个“帐篷”长宽高都是27厘米,却装了500多只蚊子。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世界空气最差20城公布 中

WHO发布的世界上PM2.5年平均数值最高的20个城市排名 (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

雾霾笼罩近1/7国土 气象台

综合报道,近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