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力度—冯相成世界巡展(早期具象作品—扬州站)
2025-05-20 21:15 来源:本站
2025年5月18日下午三点画展于在扬州开幕,展览的主办方来自加拿大比佛利北美当代艺术中心,该艺术中心在欧美设立多个空间以代理中国当代艺术家冯相成以及欧美的一些新前卫艺术家为主,并与世界各大画廊保持联系,拥有完整的藏家体系在世界博览会上面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
本次展览的策划方利用在中国落地的一个契机,为冯相成艺术增加一个更好的艺术推动力,与扬州迎宾画廊合作,展出冯相成早期作品的具象部分,展出现场获得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扬州、苏州等多地艺术院校专家,美术评论家和策展人,美术馆、画廊、银行、投资公司、移民公司等负责人蜂拥踏至应邀到场,观众反应强烈,多家新艺术机构希望和艺术家进行深度沟通和未来的跨界合作,同时未来国内的巡展也将在重要的艺术机构重庆,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开展。将从明后年开始,逐渐向欧美倾斜,艺术中心按计划为冯相成每年做1到2场欧美巡展。
美术评论摘要:
一,引自冯相成抽象艺术展/画布背后的力量序言
著名美术评论家顾丞峰:
冯相成走的是一条标准的抽象表现之路,他的抽象绘画像教科书般的规范,充满激情但不滥情,二十年来一直持续推进,步履坚实而不旁顾,二十年来,中国的各种流派、图式多如过江之鲫涌动,许多抽象画家为时流所染不断变化,只有极少人例外。
冯相成属于这几少人中的一个。迄今为止,他都还和圈子保持着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
之所以说他走的是一条标准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之路,是因为他画面一直很少能找到符号(文字或图形)的印记,他坚持用色块、色线构形,在覆盖、冲击、对比、渗透中寻找个人情感的倾泻。在质感中显露情感的异样,他的画面曾经有过汉斯·霍夫曼的大色域的明快,又有德·库宁的挥洒任意,不时也会透出格哈德·里希特的冷静。当然更少不了他最为倾心的塔皮埃斯——是塔皮埃斯运用材料肌理的质感来摆脱纯粹的形式主义,让冯相成的抽象绘画显示出一种精神的脉动。
他的抽象并不枯燥,沉寂乃至死寂的硬边色块跟他几乎无缘;他的表现也不滥情,暴力美学从不属于他,他一直本能地把握着那个微妙的“度”,从美学趣味看也许更接近中国传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饱满、典雅而不失重,始终在一个情感可控的范围内游弋。画面所呈现出的气息有一种属于学院派的抽象表现趣味。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曾说过,艺术应该“给平庸的东西以威严,给日常的现实以神秘。”我相信人们在他的画面中会感受到这种气息的弥漫。
二,中国资深美术批评家皮道坚先生评价:
有教养、有学养、有涵养,是对冯相成绘画的第一印象,在系统剖析了冯相成不同时期、不同系列的艺术特点后指出,艺术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群体、某一地域,而应有一种普世情怀,而这点在冯相成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中体现也最为明显。
三,著名评论家、策展人、云南大学教授管郁达:
管郁达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脉络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各自所面临的挑战,回归到当下,指出冯相成抽象艺术展——画布背后的力量的本质是人性的力量、感人的力量,而冯相成的绘画艺术也很好印证了这一点。
管教授指出:抽象主义,亦或抽象表现主义,并非是一种无病呻吟的形式主义,更不会被现代科技,如AI图像处理所替代。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智力的一种进展,是有关理性的发展,而理性在不断拓展边界时,冯相成这一绘画的温度及背后的人性与情感,是其作品最为珍贵之处。
四,油画的力度之美 ——读冯相成的油画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蒋跃:
冯相成出身于美术世家,其爷爷冯法祀先生是中国油画的前辈画家。冯相成先生不仅耳濡目染而且先后毕业于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和正统的学历背景。
正因如此,他对源于西方的油画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当今各种美术思潮的冲撞中,他认真研究和思考,对其传统、沿革和现状进行梳理之后,确立了他的学术主张和艺术追求。正如他本人在自传中所叙:“我看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画论,如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克尔希纳、诺尔德的论著,法国的马蒂斯、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艺术与视知觉》,罗丹的《论艺术》德洛克洛瓦的论著述,并研究了抽象大师康定斯基、德库宁、皮洛克、波洛克的作品,研究了他们对形式和内容的表现,研究他们的绘画状态,也特别看了弗洛伊德、康德、萨特等人的哲学,并开始研究形式构成和色彩的比重,抽象要素。其实真正接触抽象,应该知道那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活动,每一根线条和色块,都是精心安排,是情感的符号,它需要经验和智慧来完成。”
冯相成先生不仅有这样的清醒认识还常年坚持写生,时刻用心体会来自于大自然的真切感受。许多极具地域特色的风景写生体现出他良好的油画基本功;而他的抽象创作着力表现人类的感情世界。这两类貌似不同风格的作品其实都升华出了油画语言中极其本质和闪光的东西,他的作品有很强的形式韵律和力度感受,他强调点线面和色块的画面构成,有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子——讴歌了涌动着的生命,似乎是人生的交响曲,把握着节奏和色彩带来的形式美感。他的画面色彩响亮概括,尤其对色调的把握,笔触大小的变化,油画材料的肌理、油画刮刀的痕迹等等,这些都显示了他油画的力度之美。
冯相成先生的抽象系列将中国传统的墨韵和西方当代色彩相结合,丰富多变而耐人寻味,肌理制作产生了画面的松紧、疏密,刚柔相济,引人遐思,创造出了一种属于自己心灵需要的图式。
简言之,冯相成的作品是大气、精炼、生动的,形与色融为一体,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和面貌。因此,有许多作品参加过国内外的重要展览并获奖,他正在走向成熟。
五,冯相成绘画之感:
当我长期游走于西方,体会的是绘画方式的不同,它带来的是感悟和深刻的画面创造性。为什么不能用脑子去画?而只是眼睛看?艺术的表现是眼睛所不能及的,眼睛或只是看到那种艺术形式和色彩的假象。如何还原内心的冲动和期望,这才是我们真正去做到的实践,而我的抽象艺术正来自于此。
当代风景画和写生产生了新的观察方法,形变特征,色彩程序,制作手法,材料视觉,这导致在作品的图貌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也许面对的物象只是刺激画家画成一幅好作品的条件因素。印象派后期,西方的艺术已经在发生了陈述方式的变化。当然基本功的训练体现在基本造型的内涵和创造力敏感的双重性。
我们在准备完成一幅图画的开始,即你的艺术图示和感受和意想已经生成,我的早期作品也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面对自然对象的同时,艺术的色随即生成并转换符合主观审美意识的要求,在符合个人观念的前提下,改变固有色相的呈现,甚至错位色彩规律,完全根据画面的需求和意念,来调配色彩重置对象,运用主观色彩原理,使其绘画元素重构画面色彩各部位,突出作品主观美学性和作画者的情绪,意念,激情。
其二,以变形和表现绘画方式惯用的手法置于画面,通过处理产生我需要的是自然性的画面,在对环境感受力到达充分极致之后,使画面保持与当时的刺激自觉融合。这种状态我认为是一种提炼作品精神的方式,为在形变的图示中更加凸显艺术性的力量和内在的精神美学。我们面对景物,这种处理夸张的能力往往会更加直接主动,触及敏感,并不断强化在意念下的情绪要求。
其三,创作的意念和要求是绘画性主动特征,我主宰画面的走势,控制各绘画元素的排列,所有情绪寄托于景而发生变化,流淌于作品各个角落,描绘对象对感官和心灵的刺激带动情绪的不断上升,变再现于表现之中,转换摹写自然角度,简化处理,虚实结合,而无需面面俱到,作品往往呈现半完成感,同时观念和幻想随之而来,使对画面的欣赏脱离物态本身而走向另一个幻化空间,即艺术理念的个性生成。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