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上演“石头也疯狂”(2)
发布时间:2014-04-08 18:07 【来源:苏州日报】
【下篇】疯狂背后
不管是黑眼睛、还是蓝眼睛,本地人还是外乡人,短时间内,他们的工作室扎堆十全街,在外人看来,玉石行业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对此,业内人士却认为,这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正常现象。
抱团打造中国精品玉石文化街
“十全街现象,是玉雕行业发展10多年来,积累能量的一次爆发”。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单存德说,玉雕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直至发展成为现在的3万多人,近百亿元年销售额。
多年来,这些人员集中在相,使相成为全国玉石行业的聚集地、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并形成了从原料到制作、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但是,受限于相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店铺规模都不大,通常是一张桌子,一两名工人的作坊式生产。近年来,随着同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自认为有一定品位、实力的“大师”坐不住了。他们不愿淹没在狭小的相里,急于跳出小作坊式生产以展现自己的水平和作品,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这时,名气大、位置好的十全街,便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单存德的分析,得到了郁志刚、等人的印证。“从事这行多年,我们在业内也达到了一定层次,不能再满足于原来的小打小闹了。苏州玉石产业要发展,必须走个性化、品牌化和精品化道路。”郁志刚说,他们集聚十全街,是为了抱团发展,目标是把十全街打造成中国精品玉石文化一条街,提升苏州的文化品牌影响力。
市场趋于理性 交易量降了约二成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相比于柜台里明码标价的金银首饰,玉器的价格更为神秘。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个故事,10年前,苏州曾经有人花8万元购买了一块出自名家之手的玉牌挂件。如今玉牌价格一翻再翻,甚至当年的卖家愿意出价100万元回购,也遭到了拒绝。
玉石价格为什么会出现火箭式上涨?业内人士分析,四大原因造就了玉石价格疯涨:第一,宝玉石本身资源量就不多,且不可再生;第二,国内居民逐渐富裕,玉石首饰、摆件等产品需求量快速增加;第三,玉石价格长期看涨,投资性需求增大;第四,大量游资介入,投机推涨价格。
“但是,火山爆发后,总会冷却下来。玉石行业也一样,必将回归理性,越来越成熟。”单存德说,从前年下半年开始,受到低迷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原本火爆的苏州玉石市场也开始发生变化,买方出手也越来越谨慎,导致低档货便宜没人要,高档货曲高和寡卖不动。去年以来,整个苏州玉石市场的交易量下降了约20%。而且,料、工的价格越来越透明,暴利几乎不再可能。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十全街虽正上演“疯狂的石头”,但“导演们”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物以稀为贵。玉石原料的价格如今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好料的价格更是涨得吓死人。”郁志刚说,有了好料,还要配上好的玉雕师。目前,普通玉雕师的平均月薪已超过1万元,而且还在涨。至于知名人物的待遇,则更难估算。此外,房租也占了成本的很大部分。随着玉雕工作室的扎堆进驻十全街,敏锐的房东嗅到了商机。租金蹭蹭往上涨,短短一年内,年租金翻了一番都不止。
“资金压力成了干我们这一行最大的瓶颈。”说,如今,要想在玉石市场赚钱,流通必须要快。不然大量资金积压在原料上,就会造成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小作坊,承受流动资金与高昂费用的双重压力。即便手里的好东西能够保值增值,但要在短期内继续发展,已经很难了。
“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玉石行业将面临一次洗牌过程。”单存德说,淘汰一批低档次的小作坊,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行业水很深 普通投资客难以驾驭
“疯狂的石头”一再上演,使得玉石作为一种投资渠道被越来越多地提及,甚至有人将玉石定位为继金融、房地产投资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项目。那么,普通市民能否进入这一领域,从中分得一杯羹?
业内人士透露,前几年行情好时,的确有少量投资客趁机进入,批量采购原石,囤积至升值后出手,赚取差价,也有人因此发了财。
但眼下,不少专家对普通市民投资玉石持否定态度。“玉石这一行当,水很深,外行没有三五年的积累,根本看不懂。而且,这种积累必须是在实战中逐步形成,纸上谈兵很难有所进益。”单存德说。
从投资角度来看,原料选购是普通市民最难驾驭的环节。一块玉石的升值空间有多大,原料的品质是决定性的,如果在买原料时吃了亏,雕工再好也很难回本。而且,随着前几年玉石价格的持续上涨,目前好原料的价格也已处于高位,高处不胜寒。手头有充足资金的市民买入后,何时出手还是未知数。
“如果真有兴趣,市民可在十全街的品牌工作室,购买一些10万元左右、小而精的东西。一方面,可以确保是真品;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无论行情波动,也不会太计较亏了还是赚了。”单存德说。
相关链接
玉石鉴别
巧玉不可多得。如今,一块好玉,价格动辄上万元,高的甚至上百万,这样的高价使得一些不良商户铤而走险,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欺骗市民。
对此,业内专家提醒:市民购买之前,尽量先做一些功课,对所买之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一般来说,要先看玉的毛孔和皮色,一般上等玉的通体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其次,要仔细辨别材质,因为子料、山料、俄料、青海料,每种材料的结构都不同,由此造成了它们的身价悬殊,就好比金、银、铜差别。最后,要看这块玉的工艺设计是否合理,做工的精细程度和落款及产品证书。
对于古玉,则更加讲究,需要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做支撑,要熟悉各个时代玉器的常见造型、特色工艺、流行色质等,要求更高。
“鉴别玉石,光靠理论还不够,要多看多比,购买时,市民也可以通过专业的鉴别机构,鉴别玉质结构等。”单存德说。
下一页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