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未来二十年”之刘益谦专场:收而不藏 贵(2)
发布时间:2014-04-28 12:21 【来源:成都商报】
《功甫帖》带来的困扰和困难
浦东这个美术馆整个建筑面积1万平米,浦西这个美术馆今年3月28日开的,3万平米。这个过程中间,我感觉到有很多别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个话怎么说呢?反正我感觉就一句话,很多人可能感觉到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美术馆。其实我感觉,我们为什么要收藏艺术品?我认为艺术品是记载人类历史和发展每个时期,能代表我们人类在那个阶段生活轨迹和思想的重要的东西。很多人说我买的艺术品比较贵,很多人觉得我花2.8亿买这么一个小杯子干什么,我认为大家是带着好奇来看的,不管是好奇还是不好奇,我对很多东西不堪一顾,我不在意人们怎么评说我,我认为今天我所做的一切不需要人家给我掌声,也不需要人家说我多么崇高。我认为我今天收了这么多东西,我赚了的钱,我下的钱去买我的艺术品,我开展馆,你们怎么想是你们的事情,我做的对与不对也不是你们有资格来评说我的。特别是这个过程中间,你们可能有些人也知道,这个过程中间上海博物馆,去年中秋之夜买了苏东坡的《功甫帖》,苏东坡是四川人,好像是眉山的。我跟四川比较有缘,我昨天晚上还在说,20年前我在红庙子股票市场,那时候股票就像摆地摊一样,一转眼自己老了,都50多了。同时我跟四川的艺术家也是比较有缘的,今天我有幸看到春芽老师也来了,四川的也好,还有川美的艺术家,徐先生抗战的时候迁过来的,整个脉络是比较清楚的。这个过程中间又回到上海博物馆《功甫帖》的问题上。其实《功甫帖》只是学术争论,我认为我也欢迎学术争论,我希望上海博物馆如果有这个心思,对我龙美术馆收藏的古代字画他还可以发表他不同的意见,他还可以继续跟我说。他们提出一个“双钩填补”这个观点,这个在古代书法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古代在下灯光下对过来一照就看得清楚,因为“双钩”不管再怎么钩都有便线,“双钩”这个说法,今年在北京现场面对一百多家媒体我也召开了发布会,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6000倍的放大镜,把每个字放大,让大家来看《功甫帖》是书写的还是“双钩”的,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双钩”的纸是比较薄的,《功甫帖》这个纸是钩不出来的,而且《功甫帖》这个纸和宋朝很多书法家写的纸是一样的,我个人认为“双钩”这个学术争论应该是到今年2月18日已经完成。
到3月26日,龙美术馆开馆之前两天,上海博物馆文章又来了,新的考证,里面讲了一个问题,这里面缺了几个章,没有在书上敲的章,这个问题我刚才感觉只出了一个上,而且他是来上、中、下,当时来了上,我感觉还有中、下。其实当时也有很多人给我很多了很多资料,梁清标(注: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文学家)收藏,在故宫有很多不敲在本子上的。上海博物馆也有很多,有安义州收藏章敲在本子上的,有梁清标不敲在本子上的,有很多,不是一件两件,这让我感觉到又好笑又好气。上个星期下又出来了,《功甫帖》的下出来了,这个下他自己推翻了“双钩”的说法,他说这是一个摹本,到今天为止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我认为学术上不需要怎么进行评说。但是我对上海博物馆这样一个行为我认为它是比较低级的,一开始他说这件东西是上海博物馆的,到3月26日上海博物馆提供了一张当年许汉卿退赔的清单。按照博物馆的制度来讲,一般的研究院是拿不到这样一张清单的,这张清单肯定是一定要馆长及以上的签了字才能拿到这样的东西,我认为从这一点来说,上海博物馆缺乏一个国有博物馆的气度。为什么呢?许汉卿家族抄家,你只是九件退给人家,抄了多少东西,你没有告诉人家,许汉卿到底有几个小孩,你也没有告诉人家,你只提供了许汉卿中一个小孩退的东西,我认为上海博物馆有腔调的就应该把当年许汉卿家族抄的东西全部公示出来,把退的多少东西也公示出来,这才是国有博物馆应该做的。我这主要是讲《功甫帖》带给我的困扰,这个困扰目前还在发酵。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